在行测备考中,资料分析题做得慢,找不到数据是广大考生的痛点。今天和各位分享一下如何查找数据。要想提高做题速度,分析材料是做资料分析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有时候分析材料花过多的时间,有时候又分析的太潦草。所以要把握好分析材料的一个详细与粗略的度,是阅读的关键,那么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如何能在正确的时间段内把握准确的,关键的信息呢?建议大家一起来看这四步。
第一步:先分析材料内容,也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先不去分析数据和时间之间的加减关系。阅读材料的时候需要跳读,抓住关键信息勾划,只读概念,不分析任何关系。
例1:
就以这个表格为例,横向看一共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总资产,一个是总负债,这两个概念是表格中涵盖的所有统计指标。纵向来看,有银行金融机构这总的数据类型,并且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等4类,最后一行笼统地将其他金融机构概括进去。这就是第一步。
第二步:再分析材料中段内的关系,回头看整个一段,有一些思考,这个需要分析出材料中总分关系,时间的总分,概念的整体与部分,不需要去仔细看数据之间的计算关系。如果没有明显的整体与部分,就可以勾画一下这一段整体讲了什么样的概念,比如常见的资料中会出现利润收入等概念,大概去总结一下。
例2:
2016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301个,比上年末增加1514个,从业人员33.27万人,增加3.08万人。其中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2031个,占16.5%;从业人员11.52万人,占34.6%。
这段材料中的段内关系明显有一个总分,整体是全国艺术表演团体,部分是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涉及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且团体个数和从业人员个数都有全国和各级文化部门的数据。
第三步:分析段间关系,这个要等到整体分析完毕以后,再回过头来,梳理段落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要整体去把握,不能再去仔细分析段内之间的一些概念,要整体看段落之间是什么,这就是需要整体思考材料的分布和设计,有时候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不大,无非就是从概念上都是讲了某种方面的数据类型,但是也可能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类型的分类,比如说第一段是从各个产业类型上去分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数据,而下一段就可能从东部,西部等地域上去分析。因此就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把握,深入思考,站在总结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3:
2010年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比上年增加1.1倍。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743万公顷,减少20.7%。其中,绝收486万公顷,减少1.1%。
全年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5亿元,增加4.4倍;死亡3101人。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7亿元,下降31.2%。全年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8亿元,死亡51人。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增加49.1%。全年累计发生赤潮面积10892平方公里,减少22.8%。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7次,成灾1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5.7亿元,死亡2705人。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723起,下降12.8%。
这里分成两段来看,第一段讲了整体的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而第二段则分开阐述,其中包括有洪涝灾害,旱灾,低温和雪灾,海洋灾害,地震和森林火灾等。两段是一个总分关系。
第四步:最后一步,总结材料之间的关系,文字与表格有什么样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共同类型的数据,又有什么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再去思考这些整体的数据类型会考察什么样的计算关系,是加减,还是乘除。这个时候需要依据平时的一些经验性的东西,无非就是根据平时的一些经验去体会材料应该是可能会考察什么样的考点,比重平均数,混合增长,利润率的概念等等。
例4:
表 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在这个表格中,分别有7月和1—7月的数据,那么意味着两者之间会有一个加减关系,1—7月的数据减去7月份的数据,就会得到1—6月份的数据。并且涉及到7月份包含在1-7月中,又各自给了增长率,其中就有可能考察混合增长。最后两行有汽车和轿车两种数据,那么涉及到整体和部分,就会考察比重相关考点。
材料分析是需要在一定量的练习之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刚开始练习资料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去重视,并且在练习中去提高速度,这样就能加快寻找数据的速度,让我们的做题速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