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转折文段,很多考生嗤之以鼻:不就是转折之后是重点么?其实不然,尽管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转折词之后的句子为文章的主旨句,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转折文段中,单纯看转折之后的句子却不见得能选对答案。
比如,看这样的两个句话:第一句,别人保暖靠一身貂,而我保暖靠一身膘;第二句,小时候喜欢一个人看见他就紧张,现在喜欢一个人相对理性。这两句话的其实都是转折关系,但是所强调的重点却不一样。第一句话中,强调的是“我”保暖靠什么,而第二句则强调随着人的长大,喜欢一个人的心情会逐渐理性。这就证明单纯找转折之后的句子再某些文段中是不合理的。这也就是教育专家接下来要讲的话题转换和话题对比的区别。
所谓话题对比指的是论述的总体对象不变,只是出现变化,所以造成了前后、好坏、古今等情况的对比。而话题转换则是总体论述对象发生了变化,转折前后论述的主体不一致。对于这两种情况,前者强调的是转折之后的论证,而前者则需概括前后两方面内容,从而进行综合表述。
来看两道例题:
【例一】:语言的国际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多边外交等国际交往中,其次是有多少外国人把它作为外语来学习。近年来,“汉语热”的话题常现报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汉语国际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就实际统计数据来看,世界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远赶不上以英语、德语、法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倡导在国际交往中尽可能使用汉语
B.优化汉语教学方法,做大做强孔子学院
C.充分利用“汉语热”,推进汉语国际教育
D.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尚有待进一步提升
【解析】题干的前两句话主要表明汉语在世界很“热”,而“但是”之后却说汉语学习人数很少。一个是汉语的“热度”,一个是学习的人数,前后文出现了话题转换,所以需要整体概括,即外语的学习人数是判定其影响力的标志,但是学汉语的人少。故而能得出:汉语国际影响力暂时还不行。答案就只能选择D项。
【例二】: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解析】第三行转折词“然而”之前表达了财富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折之后说增长方式转变为商业、科技。前后均说增长方式,只是出现了变化,所以是话题对比。转折之后是重点,答案只能选择B项
所以对于转折文段,贵州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不要一味的选择转折词之后的内容,要具体区分到底是哪种行文脉络才能更好的选出答案。考生们,你们学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