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证书花钱就能办、产品检测环节存在漏洞、伪有机挤压真有机……在不少人心中,贴着“有机”标签的农产品意味着安全可靠、品质高端,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一些普通农产品傍名牌、买证书、蹭“有机”等乱象,有的有机农产品竟然农药残留超标(7月31日《经济参考报》)。
何谓有机产品?据了解,根据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2011)的规定,有机产品是指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该标准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我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规定,有机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有机产品不是真有机,媒体早有报道。以此次报道为例,就有如下乱象:有机农产品在销售、认证、管理等环节存有漏洞,社会资本进入有机农业面临多重风险。比如,有机证书花钱就能办,伪有机挤压真有机,导致真的卖不上价格,认证行业发育畸形,公信力亟待提升。这些乱象的存在,一方面扰乱了行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从根本上说,让有机产品名副其实,不能仅依赖消费者的火眼金睛,因为仅从外观和口感,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别普通食品和有机食品。因此,杜绝有机产品乱象,首先应抓好源头监管。比如,拿到有机认证的可能没按标准生产,没拿到认证的还可能假装自己有证。对此,相关部门就须强化对源头的监管,对不符合《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进行生产的,坚决予以退出。
其次,强化市场监管联动机制。有机食品进入市场后,工商、农业、质检等多个部门都有监管职责。这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市场动态监管,严厉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对于流通领域、销售领域,不仅要开展经常性认证符合性检查,而且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并公之于众,最大限度地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再者,行业良好的自律是保障。是不是有机产品,生产者明白、物流运输环节也不糊涂、销售商心里更清楚,倘若对伪有机一路放行,有违职业道德操守,并且靠虚假产品牟利,也是不诚信之举。因此,杜绝有机产品乱象丛生,最核心的力量就在于各个环节的良好自律,用心做好产品,不挣昧心钱。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应有正确的认知。比如,不少消费者认为有机就是安全的,非有机就是不安全的。而一些商家也正因此将有机产品进行神话,从一定程度上为假冒有机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所以,消费者一方面不要过度迷恋有机产品,另一方面也应增强相关的知识储备,掌握一些识别有机产品的实用技巧等,倒逼不法商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