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当年,难忘麦场;木凳偏坐,葵扇取凉;泪染斑竹,幕布一张。”电影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段时期对中国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给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人生回忆,北大著名伉俪学者汤一介和乐黛云将这些记忆赋在《影视三字经》中。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农村的露天电影逐渐黯淡,“机器锈了,队伍散了,银幕黑了”。《人民日报》1990年1月9日《乡里人需要好电影》报道:“农民八亿多,电影三部半。”农民不爱看电影了吗?是农民远离了电影,还是电影远离了农民?
露天电影在农村盛行的年代,电影放映主要靠行政收费和计划分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传统的电影放映模式被打破,而新的模式未能建立起来。在绝大多数农村,没有设施齐备、环境舒适、观影效果更佳的电影院,以致于2016年我们在媒体上还能看到“小汽车越来越普及,农村人也进城看电影”这样的报道。农民不是不爱看电影,而是想看电影看不着,为了看电影还得进趟城,如此麻烦,“不如在家看电视”。
另外,电影票价的高昂,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动辄上百元一张的电影票,普通老百姓直呼“看不起”。对于有些农民来说,最新上映的电影相当于奢侈品,思来想去,“还是在家看电视吧”。
虽然在家看电视或者在网上看电影省时、省事、省钱,但和在影院看电影获得的体验毕竟不同,大荧幕仍有其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
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和公益组织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比如开展送电影下乡等活动。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影片上映后,观影的农民少,还有部分人提前离场。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别把农村想得和抗战时期一样”。
如今,农村群众的经济条件、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更多农民正在走出农村,逐渐与城市融合,见识已今非昔比,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自然也是与时俱进。以前,大多数农民都对电影不甚了解,现在,很多人知道3D、IMAX,并且在影院切身体验过现代的观影模式。他们也渴望像城市人一样,在舒适的环境中欣赏国内外大片。而组织方却忽视了农民的真实状况和需求,拿一些过时的、不接地气的作品给农民看,受到“冷遇”成为必然。
今天,中国的电影产业与上世纪90年代早已大不相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电影银幕已超过4万块,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又有多少块大荧幕是属于农村的?
在市场化的今天,大多数影院会选择建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那里聚集了具备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他们贡献了绝大部分票房。而在农村,有很多人尽管已经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却依旧不是文化消费的主力。
当农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需求怎么办?政府应该怎么做?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服务保障法》明确提出,“国家重点增加农村地区图书、报刊、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信息内容、节庆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面向农村提供的图书、报刊、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应当符合农村特点和需求,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如何向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能否为农民创造更优越的文化环境,看似小问题,考验的却是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政水平。
露天电影曾经滋养了无数农村群众的精神,直到很多年后,许多人回忆起当年看过的电影、听过的电影主题歌,都会流露出幸福的神情。推广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农村青少年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多为他们放几部好电影,方法就是这么简单。